在環繞聲的實現上,無論是杜比AC3還是DTS,都有一個特點,就是回放時需要多個音箱,但由于價格及空間方面的原因,有的使用者,如多媒體電腦的用戶,并沒有足夠的音箱。這時候就需要一種技術,能夠把多聲道的信號經過處理,在兩個平行放置的音箱中回放出來,并且能夠讓人感覺到環繞聲的效果,這就是虛擬環繞聲技術。 虛擬環繞聲的英文是Virtual Surround,也有叫Simulated Surround,人們把這種技術稱為非標準環繞聲技術。非標準環繞聲系統是在雙聲道立體聲的基礎上,不增加聲道和音箱,把聲場信號通過電路處理后播出,使聆聽者感到聲音來自多個方位,產生仿真的立體聲場。 虛擬環繞聲價值 虛擬環繞技術的價值在于使用兩個音箱模擬出環繞聲的效果,雖然不能和真正的家庭影院相比,但是在最佳的聽音位置上效果還可以,其缺點是普遍對聽音位置要求較高,因此將這虛擬環繞技術應用到耳機上是不錯的選擇。 近幾年來人們開始研究采用最少的聲道和最少的音箱,營造出具有立體感的三維聲,這種聲音效果不象DOLBY等成熟的環繞聲技術那樣效果逼真。但是由于價格便宜,這種技術被越來越廣泛地用在功放、電視機、轎車音響和AV多媒體中。人們把這種技術稱為非標準環繞聲技術。 非標準環繞聲系統是在雙聲道立體聲的基礎上,不增加聲道和音箱,把聲場信號通過電路處理后播出,使聆聽者感到聲音來自多個方位,產生仿真的立體聲場。 虛擬環繞聲原理 實現虛擬杜比環繞聲的關鍵是聲音的虛擬化處理,依據了人的生理聲學和心理聲學原理專門處理環繞聲道,制造出環繞聲源來自聽眾后方或側面的幻象感覺。應用了人耳聽音原理的幾種效應。 雙耳效應。英國物理學家瑞利于1896年通過實驗發現人的兩只耳朵對同一聲源的直達聲具有時間差(0.44-0.5微秒)、聲強差及相位差,而人耳的聽覺靈敏度可根據這些微小的差別準確判斷聲音的方向、確定聲源的位置,但只能局限于確定前方水平方向的聲源,不能解決三維空音聲源的定位。 耳廓效應。人的耳廓對聲波的反射以及對空間聲源的定向有重要的定向作用。借此效應,可判定聲源的三維位置。 人耳的頻率濾波效應。人耳的聲音定位機制與聲音頻率有關,對20-200赫的低音靠相位差定位,對300-4000赫的中音靠聲強差定位,對高音則靠時間差定位。據此原理可分析出重放聲音中的語言、樂音的差別,經不同的處理而增加環繞感。 頭部相關傳輸函數。人的聽覺系統對不同方位的聲音產生不同的頻譜,而這一頻譜特性可由頭部相關傳輸函數HRT(Head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)來描述。 綜上所述,人耳的空間定位包括水平、垂直及前后三個方向。水平定位主要靠雙耳,垂直定位主要靠耳殼,而前后定位及對環繞聲場的感受靠HRTF函數。虛擬杜比環繞聲依據這些效應,人為制造與實際聲源在人耳處一樣的聲波狀態,使人腦在相應空間方位上產生對應的音箱。